新修订的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本月起施行,对餐饮单位和从业人员新增要求,新增了包括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、佩戴饰物不得外露等多项要求。此外,《规定》还对餐饮服务场所的部分硬件提高了要求,例如,提出洗手设施附近应配备洗手液(皂)、消毒液、擦手纸、干手器等要求。
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,新修订的《规范》调整了餐饮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的要求,提出“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、涂指甲油。工作时,应穿清洁的工作服,不得披散头发,佩戴的手表、手镯、手链、手串、戒指、耳环等饰物不得外露”。但是记者走访海口部分餐馆后发现,规模较大的餐馆,服务员都会穿着工作服,加工食材和上菜时也会佩戴一次性手套。但在一些小餐馆,多数服务员穿着便服服务食客,个别女服务员戴耳环、涂指甲油、首饰外露等情况不在少数。
昨日,记者在一餐馆看到,一女服务员身穿便服,耳上戴着长长的耳坠,双手戴手镯、手链和戒指。食客用餐结束后,服务员将餐桌上的食渣和食客擦嘴拧鼻涕的纸巾都收到碗里端走。在一家米线店,大多数服务员都戴着戒指,有的脚上穿拖鞋走来走去。对于《规范》中餐饮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的要求,他们均表示不清楚。
在一家大排档,一名女服务员手指涂了指甲油,记者向其说明《规范》中要求餐饮从业者不能涂指甲油后,她说“我是来帮亲戚忙的,没有接触食物,只帮忙收钱而已”,后厨和与食材直接接触的员工以及洗碗阿姨是不允许涂指甲油。
记者将发现的情况反映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,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并表示,目前小餐馆从业者基本从业素质有待提高,在细节操作上需要改进,作为主管部门,接下来他们将在细节上引导和帮助餐饮从业者提升服务意识。后续将按照《规范》中的要求严格执行,对小餐馆抓培训抓落实,目前该局已经在商量讨论如何执行,各市县食药监局在10月1日新《规范》实施前,已经开展学习,并结合“创卫”“巩卫”、日常巡查、分级评定等工作,指导督促各餐饮服务单位对照新《规范》纠正。下一步,该局将按照国家总局的要求,尽快解决记者走访中发现的问题。